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瞭望 | 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 栾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 “我说我一定要来,我是来接嫦娥回家、回祖国。” 航天是我们走在前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正在向航天强国迈进 文 |《瞭望》新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

  “我说我一定要来,我是来接嫦娥回家、回祖国。”

  航天是我们走在前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正在向航天强国迈进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标志着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中国探月工程在空间科学探测领域实现了多个“首次”:如获取了分辨率7米全月图;获得了首幅月球正面和背面地质剖面图;月球背面甚低频天文观测填补了国际空白等,推动我国深空探测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专访了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国家航天局原局长、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探寻我国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航天工业到“大航天”

  《瞭望》:你是如何从做导弹转向深空探测领域的?

  栾恩杰:我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安排的。上学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工程师,能修缝纫机、手表。后来我们要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电气化时代,所以我高中毕业后报考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

  但开学后我刚到宿舍把行李放好,就有人告诉我,我不在这里住,说我是二部的,我当时一头雾水,不知道二部是干什么的。我按指引坐车来到哈尔滨航校附近的一块场地,那个地方归哈工大管,我们是自动控制系,我的同学报的也不是这个系,都是从别的系转过来的。我主攻导航仪里面的陀螺研制,可以用来导弹制导。这在当时都是保密的,我们的教材上课时发下来,下课时要上交,不能带走。可见那个时候哈工大就在为国家航空航天准备控制系统专业人才。

  大学毕业后我继续读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航天工业部,在七机部从事导弹研究。这是一个要完成国防任务、为国防做服务的工业部门,我感到身上任务艰巨。把手头任务做好,是我的首要目标。

  我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是我国第一型潜地固体战略弹道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担任型号总指挥。潜地导弹不光在中国,在欧美国家都是作为绝密武器进行研制,很少有资料可以借鉴。1967年,在没有国外任何技术援助和缺乏固体型号研制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我们团队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

  我们规划第一步先在陆上的发射台发射,成功发射之后,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模拟水下的发射环境,台、筒试验成功后进行潜艇发射。这三步被称为“台、筒、艇”,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步发射试验程序,但每一步都失败过。不过我认为,失败是一个过程,说明我们的理解与实际还有一定距离。失败是在给我们上课,告诉我们在哪一点上要加强,当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补上了我们的短板,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面对失败,大家齐心协力,从细枝末节里找到核心切入点。最终“巨浪一号”的设计工作1975年宣告完成。1982年10月“巨浪一号”由潜艇水下发射成功。从最开始论证到最终发射成功,用了18年时间。由于“巨浪一号”装备于潜艇,我们有了自己的水下盾牌。

  之后国家提出“巨浪一号”要上岸,发展陆基机动战略导弹,我又做了东风-21弹道导弹研制总指挥,之后也参与了很多其他型号的研制。

  导弹和深空探测都属于航天事业的一部分。导弹可以做运载火箭,把弹头换成卫星,就可以送卫星入太空。1998年,国务院任命我担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航天局规划的一大任务就是开展空间科学,这顺理成章地引起了我们对探索外太空的思考,我的工作方向也转到深空探测领域。

  《瞭望》:2000年,你倡导并组织完成我国第一份航天白皮书,首次明确我国航天由单一的航天工业扩展至包括应用和科学的“大航天”,这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如何看待它对中国航天的意义?

  栾恩杰:以前我们一说航天,就说航天工业,之后又称为航天科技工业,但总的认为航天只是国防工业。我担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后,国家要求我们做中国航天的战略研究,完成行业规划。

  当时国际上的情况是,航天已经形成产业化趋势,航天应用非常普遍。美国有通信、导航、对地观测、气象卫星。在科学研究方面,国际航天已经进入到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空间应用阶段,他们把空间作为平台和领域研究科学问题,在空间研究空间、在空间研究地球、在地球研究空间。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网址: http://www.zgzzgcyj.cn/zonghexinwen/2021/0324/1215.html



上一篇:油标委:需加快实施绿色低碳标准化提升工程
下一篇:卓资山逸夫学校启动“弯腰工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投稿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编辑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版面费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