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精彩回顾:SAECCE 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0月29日下午,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论坛——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创新技术发展”专题分会成功召开。本

10月29日下午,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论坛——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创新技术发展”专题分会成功召开。本届青委会论坛是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0)重要专题分会之一。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莲芳,人才工作部部长薄颖出席了本届论坛。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蔡英凤教授和吉林大学智能网联创新中心主任朱冰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主席,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高博麟副研究员担任会议联合主席。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莲芳发表讲话

会议上,赵莲芳副秘书长指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是一个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团体,是展示优秀青年人才工作的重要窗口。青委会要积极搭建行业共性平台,充分有效发挥行业机构的号召力和引领力,深入研究并研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重点与难点,群策群力,在人才现状分析、人才发掘、人才培养和人才供给对策方面继续努力,与社会各界一同积极推动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最后赵秘书长勉励在座的各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争取早日成为行业的优秀领军人才。

随后,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吉林大学和上海淅减汽车悬架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发表精彩主旨演讲,论坛互动气氛热烈活跃。本届青委会的专题分会参讲嘉宾人数众多,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进行。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教授褚端峰发表主旨演讲

首先,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教授针对车辆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了融合DDPG-PID的学习控制方法,将深度强化学习与传统的PID控制器融合,确定车辆编队通信架构和车间距控制策略。将车队纵向控制分为上下两层控制结构,上层控制器决策出期望的加速度,下层控制完成对车辆加速度的跟踪。然后,基于DDPG-PID的上层控制器可根据车队状态实时调整当前PID控制器参数,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工况。并利用交通仿真软件SUMO完成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训练。最后,基于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将提出的DDPG-PID控制器与常规PID控制器分别从功能性、鲁棒性以及异质性进行对比验证。该研究成果是对学习控制方法的进一步拓展,为DRL算法在工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长安大学副教授马峻岩发表主旨演讲

随后,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马峻岩副教授做《场景驱动的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决策与优化》主题报告,指出机械工业车辆和工程技术路面之间的耦合,组成了现代交通系统的硬件环境,交通规则成为现代交通系统的软件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流和信息流的逐步深度融合,正在改变交通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多源交通信息智能感知,泛在异构网络融合,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智能路侧系统,交通数据处理与分析,信息交互与安全,基于物理-数字耦合的平行管控系统,适应自动驾驶的道路基础设施等智慧交通关键技术支撑和推动着交通系统的发展。以城市快速路匝道合流与分流区为典型场景,介绍了场景驱动的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决策与优化关键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王亚飞发表主旨演讲

接下来,王亚飞教授首先从技术成熟度、产品成本、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等原因分析了,开放道路自动驾驶尚处于发展阶段,而特定场景自动驾驶的机遇期已经到来。接下来,通过分析课题组近年在不同特定场景的自动驾驶项目经历,分析了特种车辆自动驾驶现阶段存在的定位、决策规划等技术领域的挑战和潜在的解决方案。最后,报告总结了特种车辆自动驾驶的三个特别重要的关键词:“定位” 、“冗余”、“与场景结合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霖发表主旨演讲

基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建设,李霖博士围绕智能汽车研发与测试服务的城市级仿真平台的工程实践,从仿真平台的功能需求、场景建模、逻辑架构等方面系统性阐述仿真测试的内涵与外延,详细介绍了城市级仿真模型的构建、基于云架构的规模化仿真以及驾驶场景库和仿真模型的融合,并从示范区第三方平台的角度,提出针对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思考。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网址: http://www.zgzzgcyj.cn/zonghexinwen/2020/1111/883.html



上一篇:关于工程实习心得体会
下一篇:19位高校教授!“中国工程界最高奖”揭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投稿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编辑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版面费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