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栏[05/29]
-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数[05/29]
-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收[05/29]
-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投[05/29]
-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征[05/29]
-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刊[05/29]
真实曹谊林 精选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真实曹谊林 曹谊林说话直率,有一说一。这份真实,从他的做事方式中,同样能隐隐捕捉得到。 本刊记者 吴昊 北京暮夏的晌午暑气不减。闷闷的日头里,位于西郊的中国医科院整形外
真实曹谊林
曹谊林说话直率,有一说一。这份真实,从他的做事方式中,同样能隐隐捕捉得到。
本刊记者吴昊
北京暮夏的晌午暑气不减。闷闷的日头里,位于西郊的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忙碌依旧。院长曹谊林步履匆匆,抓紧时间处理着医院的各项事务。
虽然从事管理工作多年,就任这家医院的院长也有六载,但曹谊林更在意的仍是自己的科学研究。他说话直率,有一说一。这份真实,从他的做事方式中,同样能隐隐捕捉得到。
坚持
“我恨不得把‘人造耳’植在我自己的手臂上试试。”2011 年8 月份的一次学术论坛上,曹谊林在作报告时的一句心声,引起了听众阵阵掌声。
在中国,提到人体组织工程学,都会不可避免地提及曹谊林的名字。1996 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曹谊林,制造出“长着人耳朵的老鼠”--在国际上,他的实验首次应用组织工程的技术,在裸鼠体内再生了人耳廓形态的软骨。
在当时,这则消息引起一番轰动。《纽约时报》、《泰晤士报》、BBC 等世界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而久负盛名的专业整形外科杂志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也为此发表了专题评论,称该成果是“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个原本在哈佛大学医学院Vacanti 实验室中总是少言寡语的中国人一下子出名了。曹谊林说,自己是工农兵学员出身,打下的基础并不牢靠。不过,他有一股从不服输的精神。大学毕业后,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先后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 年,曹谊林考取了美国整形外科基金会的资助名额,赴美进修。这次机会来得并不容易,全世界每年只有两个名额,而他从全球几百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首位获此项资助的华人医生。
初到美国,困难重重。37 岁的曹谊林除了语言障碍以外,还要面临从临床医学到实验室工作的转变。那时的他,甚至对细胞培养等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和流程都不甚了解。每次开会,曹谊林总是一言不发……
和那个时代大部分中国留学生一样,曹谊林付出了远超旁人的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次失败后,成功终于降临。在一次例行组会行将结束时,一贯沉默寡言的曹谊林叫住了大家,当“人鼠耳”模型拿出来,实验室充满了惊讶赞叹甚至还有怀疑。
1997 年,“人鼠耳”成果得以发表,这便有了之前提到的引起轰动的一幕。而这篇论文,也成为组织工程学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之一。
1999 年,拒绝了合作导师Vacanti 的挽留,曹谊林回到上海,供职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作为领军人物,开创了中国组织工程学这一全新领域。
因为在该领域作出的瞩目成绩,曹谊林荣膺大量的学术职务: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同时还兼任欧洲British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和美国Tissue Engineering 两本刊物的编委,以及众多国内期刊的总编、副总编等职务。
2010 年,曹谊林更是获得被称为世界上整形外科学界最高荣誉奖的“Maliniac Lecture Excellent Honor Esteem ”奖。
曹谊林说自己的荣誉够多的了,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真正用于病人。人耳、气管、膝关节组织工作是他重点攻关的领域。“很多技术已基本成熟,就等着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他希望自己在退休前能亲眼看到这一天,“花了国家的经费,必须得把研究成果真正为病人服务”。
治院
曹谊林目前担任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经常北京、上海两边跑。面对人们对其并不能长期在北京却担任院长的质疑,曹谊林淡淡一笑,“当院长其实很容易”。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网址: http://www.zgzzgcyj.cn/zonghexinwen/2020/0901/585.html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投稿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编辑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版面费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